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风景(Ő∀Ő๑)

《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 2018/5/23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潜 2019/12/1

《霍布斯鲍姆自传》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2020/1/21


————————————

2020/1/21

负面观察后的标签经过情感渲染的转述,或是经过强烈情感意义后主观色彩极重的宣扬。所有的客观事件中只言片语间所略去的人命与假设与未发生的可能。人能观察历史框架下的“持续变迁”与“互动关系”,而亲历者本身置于了他人不可获得的、被迫教学的亲身体验中。阅读自传是听由年代与历史教出来的老师讲课。 

————————————

《霍布斯鲍姆自传》

正如我的同事,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所言:“历史著作是由外部来观察已发生的事件,而自传则是从内在来进行观察。”

“过去”就是另外一个国度,但它已经在那些曾生活于该地的人的身上留下了印记。而且它也在那些因为年纪太轻,以致还不认识它的人们身上留下印记——除了通过“传闻”这种方式之外;若是在一个具有历史结构的文明社会里面,大家甚至可套用流行于20世纪末期一种益智游戏的名称,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来看待过去。

一个现代国家竟然将持续扫除境内全部的犹太人——自从1492年西班牙这么做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

“种族灭绝”这个名词在1942年以前还没有被创造出来。

我10岁左右的时候,从母亲那边学会一个简单的原则。事情的来由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我一定曾经说出(甚或重复表示)自己对一位舅舅的行为所做的负面观察,并称之为“标准的犹太人作风”。她随即以非常坚决的态度告诉我:“你永远不可以做出这样的表现,或者看起来好像做出了这样的表现,以致让别人觉得你耻于当犹太人。”

我一直认为,她的不断自责和屡屡在寒冬衣衫单薄地前往父亲的墓地,是导致她罹患致命肺疾的主要原因。

丧夫之初的那段可怕日子里,母亲的自我控制已濒临崩溃。但毫不令人意外的是,她以超人般的毅力隐藏了一切,不让孩子们看见自己的伤痛。

她曾经告诉我,即便非常聪明的孩子也需要时间来慎重思考和增广见识,那就好像我们要等到年纪比较大了以后,才会有办法理解某些伟大作家的著作。

“辩证唯物主义”纵使并非“适用于一切事物的理论”,至少也提供了“一切事物的架构”;它将无机与有机的自然界,与人类集体或个人的事务连接起来,并在一个持续变迁的世界中,指点出各种互动关系的本质。

“让我们消除爱情,

让我们从今表示,

我们所有的情感,

都只是为了工人们。

让我们消除爱情,

直到革命来临时,

在此以前爱情就是,

与布尔什维克无关之物。”

政治光谱的左右两个极端,某些时候或许有可能将同一类型的人吸引过来——他们通常比较年轻、天生偏好冒险行动或政治暴力,也就是那些容易对恐怖主义或直接暴力行动产生共鸣者。

“外面的人们已经不想知道关于圣杯和圆桌的事情……他们再也不相信我们的正义与我们的梦想……对人民而言,圆桌舞士只是一帮笨蛋、白痴和罪犯。”

那么他自己还相信有圣杯吗?“我不晓得,”兰斯洛特说道,“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无法说出‘是’或‘不是’……”

他们很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圣杯。但亚瑟王的说法——重要的不是圣杯,而是坚持寻觅圣杯的态度——不是很正确吗?因为“如果我们放弃了寻找圣杯,就等于放弃了我们自己”。

但只是放弃自己了吗?难道人类可以不为自由与正义的理想而活,或者生活在无人为自由与正义奉献生命的环境下?还是说,在人类的生活记忆当中,甚至可以不存在那些曾于20世纪为此理想而奉献了生命的人们?

在纸面上很容易即可实事求是分析全局,并抛开那些“将坚持正视真相者斥为叛徒的怒骂之声”。

一位历史学家的人生考验在于:当他或她面临一些对自身和世界具有强烈情感意义的事件时,是否能够表现得宛如报道遥远过去事物的记者一般,坦然针对那些事件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尤其是“假若……将会如何”之类的问题——虽然他们并非局外人,而是深陷其中者。那些问题无关“真实的”历史,所探讨对象未必是我们所喜欢的东西,而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什么事情原本可能以不同方式发生却并未成真。那些问题影响至今而非仅仅局限于过去,因此对生活于新世纪之初的老老少少都相当重要。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序:
 作者且郑重地把这态度特别标出了说:“假如我的十二封信对于现代青年能发生毫末的影响,我尤其虔心默祝这封信所宣传的超‘效率’的估定价值的标准能印入个个读者的心孔里去。因为我所知道的学生们、学者们和革命家们都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太类似美国旅行家看《蒙娜·丽莎》了。”
 效率原是要顾的,但只顾效率,究竟是蠢事。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引:
 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
 ——罗伯特·布朗宁,《再说一句话》

谈读书: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
 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
 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
 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谈动:
 从前我很疑惑何以剧情愈悲而读之愈觉其快意,近来才悟得这个泄与郁的道理。
 总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孟子的“尽性”一个主张,含义非常深广。一切道德学说都不免肤浅,如果不从“尽性”的基点出发。如果把“尽性”两字懂得透彻,我以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人性固然是复杂的,可是人是动物,其本性不外乎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
 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谈多元宇宙:
 人是社会的动物,而同时又秉有反社会的天性。
 美术既非“道德的”,也非“不道德的”,它只是“超道德的”。
 我时常想,能够恨人极点的人和能够爱人极点的人都不是庸人。
 恋爱是人格的交感共鸣,所以恋爱真纯的程度以人格高下为准。

谈升学与选课: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在你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谈作文:
 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怍。
 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

谈情与理:
 如果纯任理智,则爱对于人生也无意义
 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理智没有多大能力去支配情感,纵使理智能支配情感,而理胜于情的生活和文化都不是理想的。

谈人生与我:
 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附录:
 现实界处处有障碍有限制,理想界是天空任鸟飞,极空阔极自由的。现实界不可以造空中楼阁,理想界是可以造空中楼阁的。现实界没有尽美尽善,理想界是有尽美尽善的。
 生的自由倘若受环境剥夺了,死的自由谁也不能否认的。
 社会所属望最殷的青年们,这事实和问题是值得郑重考虑的!时光向前疾驶,毫不留情去等待人,一转眼青年便变成中年老年,一不留意便陷到许多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厄运。这厄运是一部悲惨的三部曲。第一部是悬一个很高的理想,要改造社会;第二部是发现理想与事实的冲突,意志与社会恶势力相持不下;第三部便是理想消灭,意志向事实投降,没有改革社会,反被社会腐化。给它们一个简题,这是“追求”、“彷徨”和“堕落”。
 青年们,这是一条死路。

第一是启发兴趣,其次就是指点门径。

五伦之中,朋友一伦的地位很特别,它不像其他四伦都有法律的基础,它起于自由的结合,没有法律的力量维系它或是限定它,它的唯一的基础是友爱与信义。
 友必同心,所谓“同心”是指性灵同在一个水准上。如果你我在性灵上有高低,我高就须感化你,把你提高到同样水准;你高也是如此,否则友谊就难成立。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

语言文字是每个人表现情感思想的一套随身法宝,它与情感思想有最直接的关系。
 纵然离开美感态度来估定文学在实际人生中的价值,文艺的影响也决不会是不道德的,而且一个人如果有纯正的文艺修养,他在文艺方面所受的道德影响可以比任何其他体验与教训的影响更为深广。

克罗齐派美学家说,要欣赏莎士比亚,你须把你自己提升到莎士比亚的水准。他们理应补充一句说:你无法把自己提升到莎士比亚的水准,除非你试过他的工作。
 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须牢记在心的,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
 文学本来是以语文为工具的表现艺术。心里有东西要表现,才拿语文来表现。如果心里要表现的与语文所表现的不完全相同,那就根本失去表现的功用。所谓“不完全相同”可以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的能力不够,一是他存心要说谎。
 宇宙间一切现象都可以纳到四大范畴里去,就是情、理、事、态。
 实际上情理事态常交错融贯,事必有态,情常寓理,不易拆开。
 作品的文学价值愈高,愈是情理事态打成一片。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我的理都是由我的情产生出来的,我的思想是从心出发而后再经过脑加以整理的。














————————————

《道林格雷的画像》

每一副用感情画出来的画像,画的都是艺术家而不是模特。模特不过是偶然介入的,是一种诱因。画家在彩色画布上所揭示的不是模特,而是画家本人。

艺术家应当创造美,但不应当把自己生活中的东西放进去。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好像把艺术看成了自传,结果失去了抽象意义的美。

“去影响一个人就是把自己的灵魂给了他,他便不会按天性去思考,或者按天性燃起自己的激情。他的美德不真实。他的罪过,要是有的话,也是借来的。他成了别人的音乐的回声,成了这么个演员,扮演着剧本中没有为他而写的角色。”

一个人恋爱的时候总是以自欺欺人开始,而以欺骗别人告终。这就是世人所说的罗曼史。

生活不是受意志或愿望支配的。生活是神经,是纤维,是逐步确立的细胞,在这些东西中,思想把自己掩盖起来,而激情做着自己的梦。

————————————

2019/1/2

我说“我不管编剧怎样,方法那么多,情节可以那么丰富,但是,你在说的这种,他可以不这么写的事他偏要这么写,他就是恶魔。”

————————————

2019/1/5

“开什么玩笑,什么叫作'这不是真正的你',人能做出的每一面都是自己,你就是你,你还想演谁,你能饰演的只有你自己,你愿意表现出来的每一面都是你,你的每一面都是你自己。”我说,“那种'这不是真正的我'这种话都是自欺欺人的话”

————————————

少说别人不了解您了 您了解您自己吗

————————————

2019/1/17

台词素养,我敬佩他们这些专业性极强的台词的背功,好的剧本更加拔高了对演的难度

全看脸没意思

————————————

2019/2/9

最为理想的生活状态是活成一首赞美诗

自谱自奏自唱自演的赞美诗

就算被推到悬崖边上,也会记得这是生活给予重唱又能唱得响亮的机会

歌与舞,哭与笑,生命的艺术价值本身,就是一切的一切的一切

————————————

2019/2/26

“我有一个称得上妄想的梦想,看完这三排书架”我挥舞手臂

 
评论(6)
热度(30)

© 主塔水晶 | Powered by LOFTER